媒体报道

新闻资讯

服务热线
400-800-2549
2017-10-01媒体报道

【惠州日报】践行绿色理念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中央、省、市媒体集中到大亚湾区采访

        来源:2017年9月30日惠州日报

       (记者在位于大亚湾区的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惠州基地采访。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炼油项目日前试车,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9月28~29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粤、省、市媒体集中到大亚湾石化区采访。两天时间里,媒体记者对大亚湾石化区建设,大亚湾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治理、配套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采访。各媒体盛赞大亚湾区石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优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

        实现了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采访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新华社广东分社、《光明日报》广东记者站、《经济日报》广东记者站、中央电台广东记者站、中新社广东分社等中央驻粤媒体,以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网等省级媒体,《惠州日报》等惠州本地媒体参加。

        两天时间里,媒体记者走访了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厂区以及石化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考察了大亚湾开发区电子信息创新企业,了解了大亚湾生态环境建设等情况。采访当天,最受记者关注就是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一体化项目。登上项目观景台,记者们纷纷拍照拍摄,就项目情况进行采访。

        据介绍,惠炼二期项目建成后,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炼油、乙烯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实现再造一个石化区的目标,炼化一体化规模将跃升至全国第一。

        “大亚湾区变化很大,发展很快,两天的采访感受很深,真的可以说是以大项目带动了大发展。”中新社广东分社记者宋秀杰说,他以前经常到大亚湾采访,大亚湾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坐落于大亚湾石化区的科莱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活性剂的化工企业,2016年先后获得原料药生产许可证和药用辅料生产许可证,目前正在进行原料药注册相关工作。

        “企业为什么会投身制药产业?”化工企业转型为制药企业,让前来采访的记者大感兴趣。该公司运营经理张宁波介绍说,科莱恩化工是瑞士科莱恩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环氧乙烷衍生物工厂,也是国内目前唯一获得医药产品生产资质的化工企业。

        “从化工到制药,科莱恩实现了从化工产品向高端医药产品的转型升级。”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记者邓圩认为,科莱恩公司的转型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得益于大亚湾石化区的产业布局和升级。大亚湾石化区围绕中海壳牌等项目,积极引进下游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才能使石化区的发展不断保持活力。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除了像科莱恩这样的创新型下游企业外,还有一类企业也格外受记者关注,那就是环保回收利用型企业。近年来,园区对节能环保要求特别重视,引进了不少回收利用废气废物的企业。

        在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记者们了解到该公司把园区里上游企业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进行利用开发,每年可以创造过亿元的产值,还可以减少10万吨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纷纷点赞园区引进了这种环保企业。

        如何实现变废为宝?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化工废气中99%是二氧化碳,公司采用二氧化碳超高提纯技术,将这些化工废气过滤、提纯得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成为安全的食用添加剂,广泛应用在可乐等碳酸饮料的生产加工上。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国区二氧化碳最大的供应商。

       “参观公司后感觉非常震撼,一个回收利用的点子就能产生这么多价值,还能帮助园区减排,是未来园区内下游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南方网记者王钰瑶告诉记者,参观了多个石化区企业,感觉这些企业管理都非常规范,科技创新能力很强,企业都很干净整洁,和以往的印象完全不一样,特别是类似惠州凯美特气体有限公司,回收废气不但产生价值,还能美化园区的生态环境,值得点赞。

        此外,大亚湾石化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记者们关注的重点。“动物是不会骗人的,只有生态环境好,白鹭、海鸟才会来这里居住。”邓圩说,打造绿化带和建设湿地公园,让大亚湾石化区的生态环境越发优良,这正是得益于惠州的绿色化发展理念,“大亚湾无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者。”

        对标深圳引进创新型企业项目

        “公司为什么选择在惠州打造新项目”“大亚湾的优惠政策如何?”参观完惠州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后,记者们纷纷对大亚湾区招商引资的方向、政策进行提问。

        引起记者兴趣的是上述公司在惠州投产的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项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资额1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2亿元,年上缴税收1亿元。“惠州的政策特别好,又临近深圳,十分有区位优势,所以公司落户大亚湾。产值比深圳厂高4倍,工艺技术也先进。我们接下来准备将研发中心放在惠州。”

        大亚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大亚湾区从深圳引进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通过收购闲置厂房进行建设运营,是闲置厂房盘活的典型案例,落实惠州“海绵行动”的成功样本。

        “大亚湾正在全面对标深圳,主动出击承接深圳的经济、人才、企业的外溢,让我眼前一亮。”《南方日报》记者龙金光说,通过两天的采访,走访了不少企业,发现大亚湾区的招商引资做得很好,在石化区内,都是石化行业内世界顶尖的公司。在石化区外,政府对招商也进行了择优选择,紧紧抓住了毗邻深圳这个优势,引进了不少创新型企业。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戴建

         原文链接: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70930/A1/8/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400-800-2549